细菌类
1、仔猪红痢:
病原体为梭菌,发病期在仔猪出生1-3天。症状:拉粉色或红色带粘液的稀粪,病程短,不及时治疗,死亡率高。
预防:1日龄仔猪用牧可乐0.3ml-0.5ml肌注。
治疗:林可霉素针或头孢类肌注,连用2-3天。
2、仔猪黄痢:
病原体为大肠杆菌,发病期在仔猪出生后1-7天。症状:拉黄色稀粪,粪中含脱落的肠粘膜。
预防:3日龄仔猪用牧可乐肌注0.3ml-0.5ml。
治疗:嗜毒怪症针肌注或氨基糖甙类肌注。亦可口服。
3、仔猪白痢:
病原体为大肠杆菌,发病期在仔猪出生后10-20天,拉白色软粪或稀粪,部分仔猪可自然耐过,但生长缓慢。
预防:7日龄仔猪可用牧可乐0.5 ml肌注。
治疗:庆大霉素针,恩诺沙星针口服或肌注。
4、仔猪水肿病:
病原体为大肠杆菌。多发于断奶前后发育良好的仔猪。症状:体温升高,眼睑,头颈部水肿。后期有拉稀或神经症状。发病急,死亡快。
预防:21日龄仔猪用牧可乐或长效恩诺沙星肌注。
治疗:肌注嗜毒怪症、头孢类,阿米卡星针。
5、猪痢疾(猪血痢):
病原为密罗旋体,多发于2月以上的育肥猪。症状:突然减食或停食,体温升高,一、二天后排红、紫色血便。不及时治疗很快贫血死亡。
预防:全群用欧士妙拌料连用7-14天。
治疗:乙酰甲喹肌注有特效.
6、仔猪副伤寒:
病原体为沙门氏菌。多发于2-4月龄的保育猪。症状:前期体温升高,末端发红发紫。后期拉黄绿色稀粪,腥臭,带粘液。不及时治疗失死亡率较高。
预防:断奶猪用氟乐欣、多西环素拌料,连用5天。
治疗:氟苯尼考针、头孢类、乙酰甲喹等。
北京瑞生堂——您的养殖服务专家
总 部:0371-65607068
扫一扫左边二维码,
更多惊喜等着你。
............
更多行业资讯
Copyright © 香港水产病害研究联盟@2017